马兰基地的孩子们——60年代核试验基地孩子们的故事
来源:国家国防科工局网站     时间:2024/6/5 18:22:08     点击数:6603     [打印 ]

“小皮球拍又拍,马兰开花二十一。二八二五六,二八二五七……“

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里提到的马兰,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核试验基地——马兰基地。这里是中国原子弹诞生的地方,是两弹一星元勋战斗过的地方,是中国解放军指战员和科研工作者拼搏过的地方。然而有谁知道马兰的孩子们是怎样度过他们与众不同的童年?《大漠深处的马兰童年》一书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生活在核试验基地的孩子们的故事。

马兰基地转运站——大河沿兵站

1960年一位叫白石的小朋友与妹妹跟随当军医的父母,从辽宁锦州出发,坐火车到北京,开始西行。经过几天咣咣当当的绿皮车到达兰州,在兰州休整几天后,又一路向西,越走越荒凉,开始还有一些房屋天地,后来就只有茫茫戈壁了。又坐了十几天火车,到达了一个只有几间房子的小车站,铁路上横着一大根松木,这就是铁路的尽头——新疆大河沿兵站。下了火车,站台旁边有一排排的军用帐篷和军用卡车。这里是马兰基地的转运站,部队从内地来都是在这里换乘汽车。白石一行人住进了帐篷,准备第二天乘车去马兰。当天晚上突然狂风大作,吹得帐篷开始摇晃起来,这时战士们纷纷跑来,紧紧拉住固定帐篷的绳子,可是风越来越大,固定帐篷的两尺来长的三角钉子都被拔了出来,没办法,只好放弃了帐篷。战士们抱着孩子们,拉住大人往地窖方向跑。忽然一声尖叫,小妹妹一不留神被风卷走了,一霎间就不见了,母亲急得又哭又叫,几个战士立刻顺着风就追过去了,人影一下子就不见了,过了一会勇敢的战士们终于把妹妹找了回来。

在兵站地窖住了一晚,白石一行人坐上了大卡车,驶向天山。进入天山后,原本没有路,运输车辆沿着山沟压出的一条车辙,就成了通往马兰基地的“公路”。

坐着救护车上干打垒小学

到达马兰基地后,白石的父母都分配在546医院,住在帐篷里,一边搞医疗一边脱土坯,盖干打垒房子。当时基地有20多个孩子,基地条件非常艰苦,工兵团条件相对好一点,于是孩子们就被安排在工兵团附近的干打垒小学。工兵团还特意为学校打了一口井,当时在戈壁上打井是非常不容易的。546医院,距离工兵团有几十公里,医院就用缴获的美式救护车送白石兄妹去上学。送孩子们的车辆五花八门,有吉普车、防化车、油罐车等等。干打垒小学的墙壁是黄泥糊的,房顶用的是红柳枝,几个小木框窗户,木板钉的简易课桌和小板凳。总共有6位老师,都是部队家属。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,聂荣臻元帅一直非常关心基地的孩子们,曾指示基地,苦了大人,不能苦孩子。有时由于天气恶劣,补给中断,基地有断粮的情况发生,部队指战员把附近榆树沟的树皮和树叶都吃光了,但是依然保证孩子们不挨饿。

后来随着部队营房的建设,终于有了像样的幼儿园、小学,聂帅亲自为基地题写了“永红幼儿园”和“永红小学”。

马兰倒计时

1964年进入夏天以来,马兰到处弥漫着紧张有序的工作气氛,每个马兰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,企盼着那个伟大而又令人激动的时刻。在孩子们的眼中,那段时间马兰特别热闹,天上飞过各种各样的飞机,公路上驶过各种各样的军用车辆,飞机的呼啸声与车队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,大人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神秘和兴奋的神情。孩子们躺在操场上,数着天上的飞机,争着比谁认识的飞机种类最多;会偷偷跑去看装甲车和坦克,有美式、苏式、日式和英式,兴奋得不得了。1964年10月16日下午晴空万里,马兰的孩子们正在上课,突然窗外一道白光闪过,不一会就传来了几声巨大的声响,仿佛滚滚雷声,持续了好一阵,地面也晃动起来。新疆多地震,这种情况也经常遇到,老师立即带着孩子们往外跑。

直到傍晚时分,广播里发布政府公告:我国西部成功试爆一颗原子弹。马兰各地突然响起了锣鼓声和鞭炮声。

结束语

今年是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。当年马兰的孩子们踏着父辈的足迹,成长为军人、医生、教师和作家,戈壁摊上的小泥娃娃们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了,他们见证了父辈隐姓埋名忘我工作,他们为见证了“中华神火”的横空出世而不无自豪。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马兰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无私无畏,勇往直前!


  • +
  • -